夏五月大雨,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舫游湖者,词以寄慨

翠釜一朝裂,铜狄尽流铅。江南五月天漏,炼石补仍穿。骤若淫龙喷沫,狂比长鲸跋浪,庐舍没长川。菱蔓绕床下,钓艇系门前。
今何日,民已困,况无年。家家秧马闲坐,虚井断炊烟。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和生活变迁感慨的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理解: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夏天的景象,即五月的大雨导致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今江苏无锡)的人们却还有游湖的画舫,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变迁的感慨。

“夏五月大雨”描述了夏季的天气情况,即五月间发生了一场大雨,使得南亩变成了泽国,即一片汪洋。这象征着自然界的无常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力。

接下来的两句“而梁溪人尚有画舫游湖者,词以寄慨”则展现了人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找到乐趣的场景,尽管他们身处泽国之中,但仍有游湖的活动。这里的“词以寄慨”指的是通过诗词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慨。

此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变迁和人类应对能力的思考。它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