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陈仲献

天畔蚕丛路。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有多少、花钿血污。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葭萌驿,鹃啼苦。
春宵高宴元戎府。明月下、玉容暗淡,有人低诉。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客亦为、泪零如雨。掷去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吾事毕,拔身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安陈仲献”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骈文作家,出生于宜兴(今属江苏),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从少年时期开始便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并最终成为清初的重要人物之一。

陈维崧的诗词作品以豪迈、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词作中蕴含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其中《新安陈仲献(名策)客蜀总戎幕府,尝赎一俘妇》便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内涵的作品。此诗描述了陈维崧在任客蜀总戎幕府时所发生的故事。他曾经赎救了一个俘虏之妻,并将其带回自己的家中,此事被周围的人传为佳话。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陈维崧个人的品德修养,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忠诚、正义的价值观念。

陈维崧的创作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在文学史上,陈维崧被视为清代词坛上的巨擘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受到广泛的研究与赞誉。

“新安陈仲献”不仅代表了一位诗人的个人成就,更是清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陈维崧及其作品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