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 · 咏薰笼

一架红篝凉似水。相偎靠、玲珑莫比。斑竹无尘,疏篁偏瘦,小鸭中间睡。
纵向彤奁多转徙。也只在、帘前被底。绣幔萦时,锦鞋阁处,往事难提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花·咏薰笼》的文学韵味

陈维崧的《雨中花·咏薰笼》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清幽宁静的世界。这首词作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通过这首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

在这首词中,“一架红篝凉似水”一句,用“红篝”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红色的帐篷或熏笼,给人以清凉舒适的感觉。这种描写方式非常符合夏日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而接下来的句子“相偎靠玲珑莫比”,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物品的精致与美丽,使得整个场景变得更加生动。

接下来的几行诗,则通过竹、疏篁和小鸭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一种和谐与宁静。竹子的清新,疏篁的瘦弱,小鸭的安详,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种对比与融合,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在生活中寻找到平衡与和谐,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后几句:“纵向彤奁多转徙,也只在帘前被底。”这里,“彤奁”可能指的是古代女性使用的红色化妆盒,象征着美丽和变化;而“帘前被底”则暗示了这一物品的私密性和温暖。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深深的珍惜之情,以及对过去时光难以忘怀的回忆。

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陈维崧卓越的诗词才华,还能够从中领悟到生活中的美好与珍贵。无论是大自然的美景,还是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够发现其中的美好与和谐。《雨中花·咏薰笼》正是这样一个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发现美的存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