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 咏滇茶

秾春冶叶朱门里。弄东风、红妆初试。残莺天气香绵坠。怊怅最宜看此。
见多少、江南桃李。斜阳外、翩翩自喜。异乡花卉伤心死。目断昆明万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杏花天·咏滇茶》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一首词,其全文为“秾春冶叶朱门里,弄东风、红妆初试。残莺天气香绵坠,怊怅最宜著此。见多少、江南桃李,斜阳外、翩翩自喜。”

陈维崧(1625—1682),江苏宜兴人,字其年,号迪陵。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其诗词创作以词为主,骈体亦有佳作。他的词风婉约而不失豪放,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杏花天·咏滇茶》这首词是陈维崧在春天时节,面对朱门内盛开的花朵所创作的。诗中“秾春冶叶朱门里,弄东风、红妆初试”描绘了春天里,满园繁花似锦,东风拂面,花儿初开的场景。这里的“红妆初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花儿娇嫩欲滴、含苞待放的模样,给人以美的享受。“见多少、江南桃李,斜阳外、翩翩自喜”则表达了作者对南方桃花的欣赏之情。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折射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陈维崧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南国桃花的描绘,还隐含着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故土的深情。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使得《杏花天·咏滇茶》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词,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的作品。

《杏花天·咏滇茶》是一首具有深刻意境和情感表达的词,它不仅展示了陈维崧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敏锐感受,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