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 广陵上巳

板渚柳枝横。津楼酒旆轻。旧繁华、犹记芜城。正是浓春逢上已,多少事、丽人行。
年少爱风情。红妆识姓名。杜紫微、此地曾经。今日鬓丝真老大,和燕子、语平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多令·广陵上巳》是清代文学家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其内容主要描绘了广陵上巳节期间的繁华场景以及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怀。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介绍:

  1. 作品概述:《唐多令·广陵上巳》以清雅脱俗的笔触,展现了上巳节期间的扬州风光。上巳节是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举行,有祭祀先祖和祈求神灵庇佑之意。此诗通过描绘节日中的景物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华岁月的怀念。
  2. 原文展示:首句“板渚柳枝横”描写了板渚地区柳树婆娑的姿态,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津楼酒旆轻”则描述了酒楼悬挂的酒旗在风中轻轻摇曳的景象。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节日图景。接下来,“旧繁华、犹记芜城”两句回顾了往日扬州的盛况与变迁。诗人回忆了曾经繁华一时的古都,感慨其变迁,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深怀旧之情。
  3. 词人背景:陈维崧(1625年—1682年),字其年,号太夷,又号迦陵,江苏南通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也是清朝初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的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词作鉴赏:《唐多令·广陵上巳》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氛围,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词既有审美价值,也富含哲理意味。
  5. 历史影响:该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研究中国古代节日文化和诗词创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古代扬州节日文化的一次回顾,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唐多令·广陵上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捕捉了古代扬州节日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展示了词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