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舟次润城,谒程昆仑别驾,仍用前韵

此地孙刘,想万马、川腾谷涨。公到日、雄关铁锁,东流无恙。上党地为天下脊,使君文在先秦上。更纵横、羽檄气偏豪,筹兵饷。
天上月,波心漾。隔江笛,楼头唱。叹江山如此,可消官酿。侧帽高张临水宴,掀髯勇策登山杖。踞寒崖、拂藓剔残碑,猿猱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舟次润城谒程昆仑别驾仍用前韵”是一首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维崧(1625年—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朝遗民,清朝初期文学家、词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身世之感。
  1. 诗歌原文
    此地孙刘,想万马、川腾谷涨。公到日、雄关铁索,东流无恙。
    上党地为天一脊,使君文在先秦上。更纵横、羽檄气偏豪,筹兵饷。
    天上月,波心漾。隔江笛,楼头唱。叹江山如此,可消官酿。

  2. 诗歌赏析

  • 主题:“满江红·舟次润城谒程昆仑别驾仍用前韵”以咏史抒怀的形式,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通过对历史人物程昆仑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 艺术特点:此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历史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历史感和深沉的民族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如“上党地为天下脊”,既表现了地理的优势,又暗含政治上的优越性。
  • 文化意义:作为清代诗人的作品,此诗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担当。

“满江红·舟次润城谒程昆仑别驾仍用前韵”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强、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化和历史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