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岁暮渡江,用宋荔裳观察、曹顾庵太史、王西樵考功倡和原韵

六幅蒲帆,掠江下、玻瓈绿涨。中流处、举杯遥贺,焦先无恙。一片乡愁残垒下,五更僧语空舲上。喜往来、白小不论钱,渔蛮饷。
看蟹舍,沙头漾。听铜斗,船头唱。喝岷江有水,速成醇酿。估客使船都似马,吴儿踏浪何须杖。剪烛花、醉眼看鱼龙,离奇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岁暮渡江》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气息。以下内容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早慧,幼年时即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其尤长于词及骈体文,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1. 诗词原文
    六幅蒲帆,掠江下、玻璃绿涨。中流处、举杯遥贺,焦先无恙。一片乡愁残垒下,五更僧语空舲上。喜网来、白小不论钱,渔蛮饷。
    看蟹舍,沙头漾。听铜斗,船头唱。喝岷江有水,速成醇酿。估客使船都似马,吴儿踏浪何须杖。剪烛花、醉眼看鱼龙,离奇状。

  2. 诗词赏析:《满江红·岁暮渡江》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江上渡口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祝愿以及自己的豪情壮志。诗中的“一片乡愁”与“五更僧语”相映成趣,既体现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又透露出旅途的孤寂感。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白小不论钱”这样的俚语,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

《满江红·岁暮渡江》作为一首反映清代文人生活与情感的佳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