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 泊舟江口

吴樯晚眺,看隔江、螺髻碧离离。龙虎销沉无据,往事不胜悲。忆昔曹公饮马,对江流、横槊赋新诗。羡三吴人物,伯符公瑾,年少更雄姿。
今古芒芒天堑,卷神鸦、日暮舞空祠。多少南朝事业,断岸矗残碑。月白估船铜斗,唱西风、云水正弥祢。叹多愁洗马,销魂偏在渡江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浦·泊舟江口》是清代词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作品,而陈维崧的《南浦·泊舟江口》则被视作陈维崧的另一篇著名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首文学作品:

  1. 黄景仁的《南浦·泊舟江口》
  • 诗人介绍:黄景仁,字仲则,号汉镛,江苏武进(今属常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有“清季三大家”之一之誉。
  •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黄景仁赴陕途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和个人遭遇的深沉感慨。在词中,他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苍茫的自然景观图,同时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感慨。
  • 词句赏析:全词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词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特别是“莫问残山剩水,叹兴亡、一半属孙曹”一句,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刻理解。
  1. 陈维崧的《南浦·泊舟江口》
  • 作者介绍:陈维崧(1644-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苏州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与朱彝尊、顾炎武并称为“清词三大家”。陈维崧的词风豪放,善于用词表达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同样与陈维崧的个人经历有关。据记载,陈维崧曾游历江南,并在江口地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南浦·泊舟江口》即是他在江口游览时所作。
  • 词句赏析:陈维崧的词作在形式上继承了婉约派的传统,但在内容上却展现出了一种豪放的气息。在这首词中,陈维崧运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手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口的景色,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这两部文学作品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它们不仅是艺术上的珍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