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逢故人慢送王亦世归汉阳兼寄怀人

西风湘楚,正湘竹如啼,湘禽如舞。湘岸飞湘雨。更渌水微波,青山可数。几幅烟帆,采不尽、白苹红杜。想此际、仙令归舻,一派江山今古。
女娥祠,巴子国,看历历晴川,萋萋芳树。风外催津鼓。恰人在洞庭,秋盈橘浦。官舫瑶琴,总弹破、沙清月苦。倩楚塞、白雁同归,并寄阿戎此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潇湘逢故人慢 送王亦世归汉阳兼寄怀人》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其全文如下:西风湘楚,正湘竹如啼,湘禽如舞。湘岸飞湘雨。更渌水微波,青山可数。几幅烟帆,采不尽、白蘋红杜。想此际,仙令归舻,一派江山今古。女娥祠,巴子国,看历历晴川,萋萋芳树。风外催津鼓。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年—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他是清初著名的词人,尤以豪放派的词风著称,被誉为”一代词宗”。他与纳兰性德并称为”南陈北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文学创作上,陈维崧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深沉悲怆的词作,也有激昂豪迈的篇章。他的诗词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还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因此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2. 诗歌原文:《潇湘逢故人慢·送王亦世归汉阳兼寄怀人》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湘江景色,以及自己对友人归乡的深情厚意。“西风湘楚,正湘竹如啼,湘禽如舞。湘岸飞湘雨。更渌水微波,青山可数。”这几句描写了秋天湘江两岸的自然风光,竹子随风摇曳如同在哀鸣,鸟儿在枝头欢快地跳跃。而“几幅烟帆,采不尽、白蘋红杜”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行舟远去的依依不舍之情。整首词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3. 作品赏析:陈维崧的这首《潇湘逢故人慢·送王亦世归汉阳兼寄怀人》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山水诗,它还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通过对湘江自然景观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此外,词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的豁达和淡泊。

《潇湘逢故人慢·送王亦世归汉阳兼寄怀人》不仅是陈维崧文学成就的代表之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