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梧桐酒阑感赋

被酒阳狂,当歌慨慷,几遍雄心肮脏。芦中人,灶下养。市南屠狗,城东卖酱。更邀昔日知交,白掷剧饮,掀髯抵掌。
击碎唾壶,拍碎胡琴,旧事流波一往。想像衣香,沉吟手粉,十载后堂情状。灯灺后,梦回时,曾否玉人无恙。醉后猛然思省,人生何必定多情,且潦倒、短衣射虎,学蓝田李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维崧的《击梧桐酒阑感赋》是清朝诗人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饮酒时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词人、戏曲家和诗人。他是“南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才华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在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广泛传颂。
  2. 原文展示:《击梧桐酒阑感赋》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 被酒阳狂,当歌慨慷,几遍雄心肮脏。
    >芦中人,灶下养。市南屠狗,城东卖酱。
    >更邀昔日知交,白掷剧饮,掀髯抵掌。击碎唾壶,拍碎胡琴,旧事流波一往。想像衣香,沈吟手粉,十载后堂情状。灯灺后,梦回时,曾否玉人无。
  3. 整体翻译:陈维崧在诗中描述了自己被酒精冲昏头脑,豪迈激昂地高歌,几次心中充满壮志豪情。他在芦苇丛中的小屋里度过余生,在灶台边喂猪,在城东的市场上宰杀牲口,在城东的集市上卖酱。他还邀请昔日的知己好友,一起痛饮美酒,挥洒自如地击打唾壶,拍碎胡琴,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他想象着曾经的伴侣穿着华丽的衣裳,手拿香粉,但十载后的后堂情景却已无法再现。最后,他在灯火摇曳之后,梦回之时,不禁思念起那个曾经的人是否还在。
  4. 词句注释:本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同时,诗中的许多意象如“芦中”、“灶下”、“市南屠狗”、“城东卖酱”等,都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历史背景,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5. 白话译文:陈维崧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被酒精冲昏头脑的情况下,豪迈激昂地高歌,多次充满壮志豪情。他在芦苇丛中的小屋度过余生,在灶台边喂猪,在城东的市场上宰杀牲口,在城东的集市上卖酱。他还邀请昔日的知己好友,一起痛饮美酒,挥洒自如地击打唾壶,拍碎胡琴,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想象着曾经的伴侣穿着华丽的衣裳,手拿香粉,但十载后的后堂情景却已无法再现。最后,他在灯火摇曳之后,梦回之时,不禁思念起那个曾经的人是否还在。
  6.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是陈维崧晚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艺术的追求。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体现在了他的诗词作品中,尤其是《击梧桐酒阑感赋》。这首诗不仅是他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7. 名家点评:许多学者和评论家对陈维崧的《击梧桐酒阑感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陈维崧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感情,也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特别是诗中的豪迈情怀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8. 轶事典故:陈维崧的生平事迹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轶事值得一提。例如,他曾在一次宴会上与朋友激烈辩论,言辞犀利,令人印象深刻。此外,他还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边疆地区,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使他的诗歌作品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
  9. 作品赏析鉴赏:陈维崧的《击梧桐酒阑感赋》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通过对饮酒、回忆和未来展望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理解。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因此,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都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欣赏的。

陈维崧的《击梧桐酒阑感赋》不仅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