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落梅用韵

地近阑干能几尺。一夜东风,点尽梅花白。只有一窗窗纸隔。不知谁弄江城笛。
花气药炉多病客。疏影暗香,绝调今难得。逝水年华看锦瑟。昭君关塞琵琶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落梅用韵》是一首清词,由清代诗人陈衍所作。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陈衍(1831—1874)字叔谅,一字固人,号悔龛,福建闽县人。他是晚清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与郑孝胥、林纾并称“闽派三杰”,对后世诗词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2. 诗歌原文
    地近阑干能几尺。一夜东风,点尽梅花白。
    只有一窗窗纸隔。不知谁弄江城笛。
    花气药炉多病客。疏影暗香,绝调今难得。
    逝水年华看锦瑟,昭君关塞琵琶黑。
  3. 诗歌解析
  • 起承转合: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夜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梅花的喜爱。
  • 意境营造:诗中的“一夜东风,点尽梅花白”描绘了冬日里梅花在东风中绽放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 情感表达:“疏影暗香,绝调今难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再现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末至民国初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而诗人则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陈衍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能够深入人心。
  • 意象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 寓意深刻: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1. 文化价值:《蝶恋花·落梅用韵》作为陈衍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它不仅展示了晚清时期的历史风貌,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状态。

《蝶恋花·落梅用韵》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