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近阑干能几尺。一夜东风,点尽梅花白。只有一窗窗纸隔。不知谁弄江城笛。
花气药炉多病客。疏影暗香,绝调今难得。逝水年华看锦瑟。昭君关塞琵琶黑。
诗句:地近阑干能几尺。一夜东风,点尽梅花白。
译文:一夜之间的东风,将白色的梅花吹散得满地都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微风中梅花飘落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过去、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诗中的“东风”象征着时间的力量,它无情地将春天的痕迹一一带走,而诗人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这种无力感和遗憾情绪是这首诗的核心主题。
地近阑干能几尺。一夜东风,点尽梅花白。只有一窗窗纸隔。不知谁弄江城笛。
花气药炉多病客。疏影暗香,绝调今难得。逝水年华看锦瑟。昭君关塞琵琶黑。
诗句:地近阑干能几尺。一夜东风,点尽梅花白。
译文:一夜之间的东风,将白色的梅花吹散得满地都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微风中梅花飘落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过去、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诗中的“东风”象征着时间的力量,它无情地将春天的痕迹一一带走,而诗人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这种无力感和遗憾情绪是这首诗的核心主题。
【注释】 武夷:武夷山,今福建省武夷山市; 独坐:独自坐着; 怅然:惆怅、失意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秋蝉”自比,抒发了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首句说:我放下观赏风景的心思又上楼了。这两句是全诗的开头,也是全诗的中心所在。诗人登上高楼远眺,耳畔传来阵阵秋蝉聒噪的声音,他感到十分烦闷而不得解脱。诗人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把心情由喜转悲。“搁却”二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技巧赏析能力。 首联“冬日种竹竟活喜作”的意思是:在冬天里种竹子居然成活了,我很高兴。“竟活”,是说竹子居然能成活;“喜作”,是说非常高兴。此句为叙事抒情。 颔联“平生爱种碧琅玕,自别乡山见汝难”的意思是:我平生最爱种植的是碧琅玕,自从离开故乡,看到你很难见到。“碧琅玕”,即青玉,指竹子。“自别乡山”,指自己离别了家乡和山野。“见汝难”,指难以见到你。此句为叙事抒情
【注释】 延平城:即延平府,今福建福州。 扁舟:小船。 落日情:夕阳西下之情。 梨花:这里指雪花,因雪大而密,所以像梨花一样白。 乱山晴:乱石的山头晴天明净。 佛阁:佛教建筑,一般建在山顶或悬崖峭壁上。 岩壁:岩石上的墙壁。 子城:城墙下的土台,也指城墙。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福州作客时所作,以咏史抒怀。首联写福州城外的延平城。“剑气销沉处”是说延平城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险要。“扁舟落日情”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妇人病得很重。她生病已经十秋了,今年秋天的病情更加严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她原本住在斜街,现在却因为迷信风水而搬到了一个不吉利的地方。日者都表示,她的厄运即将来临。 注释: - 妇病甚亟:妇人(指这位妇人)病得很严重。 - 妇病支离已十秋:妇人生病已经十个春秋了。 - 今秋此病直弥留:今年秋天,她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甚至接近死亡。 - 堪舆错怨斜街住:她原本住在斜街
面朝江面,碧波荡漾,江水涟漪荡漾。 我抽帆离去,享受纳凉的天赐良辰。 在这胜地,我停留三日,独自矗立,百年长存。 金山寺周围,金碧辉煌,方丈小院,宛如浮玉圆盘。 山水之间,衣裳被清晖照耀,坐上此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注释: - 面面:面向。 - 江光:江水和阳光。 - 碧且涟:碧绿色且波浪起伏。 - 抽帆:解开船帆。 - 纳凉天:纳凉的好天气。 - 此间:这里。 - 置我应三日
高山流水滞瑶琴,如此秋光忍不禁。 持较十年迟宰相,也应难似此时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武夷之游因事受阻时的心境。诗中的“高山流水”与“瑶琴”形成了优美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而“如此秋光”则暗示了季节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持较十年迟宰相,也应难似此时心”更是将诗人的政治抱负与现实的挫折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注释】: 竟:到底。吞声别:默默无言地分别。云旗:指旌旗,借指战旗。回肠:形容极度悲伤。无一语:没有一句话说。中边:指内心。催花:催春。杜鹃啼声悲切,故称杜鹃为“催花使者”。顿西楼:直上西楼。月黑天如铁:形容黑夜漆黑。三良穴:即冤家冢。荆榛栉比:荆棘丛生像梳子一样排列。都无磨折:全都没有遭受磨难或挫折。拚却:舍弃。晓风残月苦:早晨的微风和残月之苦。英发雄姿:英俊豪放的气概。况细数:何况细细回忆
国破犹能干净死, 巢倾宁有顾瞻情。 屈原夷叔空相况, 三百年前黄蕴生。 注释: (1)国破:国家沦陷或被攻破,这里形容国家遭受到极大的打击和破坏。 (2)“干净”:指纯洁、无玷污。 (3)“巢倾”:比喻国家的政权崩溃或覆灭。 (4)“宁有”:岂有,表示对某事的否定疑问,即难道还有。 (5)“夷叔”: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与屈原并称“屈、孟”。在这里可能用来形容屈原的高尚品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描述了作者在黄埔登舟时失足落水,经历沉浮数十次后却意外得救的奇遇。 诗句释义: 1. 黄埔登舟:黄埔,即今天的黄埔江,位于中国广州市。登舟,即登上船。 2. 失足落水:因为失足而落入水中。 3. 沉浮数十:指在水中沉浮了数十次。 4. 须臾却援一篙而上:须臾,即片刻之间;援,即伸手帮助;一篙,一种用来撑船的工具。上,上升。 5. 不道无端了此生
【注释】 郊行见菜花:郊游时看到盛开的菜花。郊,郊外;行,行走,指游览。菜花,即油菜花,一种黄色的花朵。好风斜日送微香:好风和斜阳,都带来了淡淡的花香。好风,形容风很美;斜日,太阳倾斜照向大地。微香,淡淡的香味。分明触起童时景,只有髭须换老苍:明显地勾起了童年的美好回忆,只是现在胡须已变得灰白。分明,明显;触起,勾起;祇(zhǐ)须,胡须或老年头发的颜色,这里比喻为白色;髭(zi)
【诗句】 客里登楼惊信美。雪色连空,初日还相媚。玉水含晖清见底,缟峰一一生霞绮。 水绕山横仍一例。昔日荒邱,今日鲛人市。无限楼台朝霭里,风光不管人憔悴。 【译文】 在客人居住的地方登上高楼感到惊讶:雪白如幕铺满天空,初升的太阳还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清澈的河水映照着阳光,仿佛能看见水底的景物;洁白的山峰与晚霞交相辉映。 河流环绕山峦,仍然一样。曾经是荒芜的丘地,如今已成为繁华的市场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雪偃苍松如画里。一寸山河、一寸伤心地。浪啮岩根危欲坠,海风吹水都成泪。 译文: 雪花覆盖着苍松,就像一幅画中的景象。一丝丝的河流和山峦,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痛。海浪冲击着岩石的根部,仿佛要把它摇下来,海水被风一吹就化成了泪水。 夜涉冰澌寻故垒。冷月荒荒、照出当年事。蒿冢老狐魂亦死,髑髅奋击酸风起。 译文: 夜晚我踏上结了冰的路
注释: 雨横风狂朝复暮。入夜清光,耿耿还如故。抱得月明无可语,念他憔悴风和雨。 解释: 1. 雨水横飞狂风肆虐,早晨又到了傍晚。 2. 入夜后,月光依旧明亮,但耿耿的光亮似乎已经消失。 3. 抱着明亮的月亮却无法与她说话,只能思念她憔悴的身影被风雨吹打。 4. 在天际游丝无固定处,几次飞来又飞去,不知是何事情深深愁苦也嫉妒。 5. 忧愁的丝线永远缠绕着情感的丝线。 赏析: 这首词以“蝶恋花”为题
【诗词】 蝶恋花 · 十和前韵 写不成书疑腕瘦。黛浅毫轻,空染冰绡袖。回首人人天际又。归心暗逐南鸿后。 点缀湖山应胜旧。负尽缁尘,那日邯郸酒。一别疏嫞同道候。狂奴故态犹存否。 【译文】 无法书写成书,怀疑是因为手腕消瘦。眉如墨色淡淡却清晰,笔尖轻盈却有力。看着四周的人儿都消失在天空之中,我满怀归意,想要追随那远去的飞鸿。 点缀着湖泊山川应该比过去更加美丽。我已经将世俗的尘埃全部背负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宿雾悭晴心字瘦。” 宿雾:早晨的浓雾,形容天刚亮时的朦胧景象。悭:吝啬、小气。晴心:晴朗的心情。 注解:描述了早晨雾气笼罩的景象,以及心情的忧郁和消瘦。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早晨的场景,雾气弥漫,天色尚未明朗,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这种描写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 “梦里寻诗,泼墨犹襟袖。” 梦里寻诗:在梦中寻觅诗歌
诗的第一句“顾影涟漪金缕瘦”,描绘了一个人在镜前,身影被涟漪轻轻拂过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其纤细的身姿。“一抹鹅黄,映带轻衫袖”中的“鹅黄”,是初春的颜色,象征新生与希望。而“轻衫袖”则暗示着穿着者的轻盈与飘逸。 第二句“镜汐分明春枕又”,则是通过“镜汐”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信它万里分携后”,表达了分离后的思念之情。这句反映了诗人在分别后,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
《蝶恋花·七和前韵,壬寅午日》 彩缕分丝萦臂瘦。浴罢兰香,披拂当风袖。大道朱楼谁许又。窥人象隔银屏后。 艾虎钗符新更旧。老我花阴,忍俊容禁酒。湘箑轻拈初暑候。聚头得许年年否。 注释与赏析: - 彩缕分丝(指用彩色丝线缠绕): 这句描绘了一位女子的装扮,用彩丝缠绕手臂,显得更加纤细。 - 浴罢兰香(指洗澡后身上还留有淡淡的兰花香气): 这句形容女子洗澡完毕,身上依然散发着淡淡的兰草香味。 -
【注释】 1. 客来:客人来访。 2. 茗谈:品茶时交谈,指与朋友的闲谈。 3. 山左:指山东地区。 4. 九和前韵:即“九日”,指重阳节。 5. 长日:漫长的时间。 6. 孤云:孤高的白云,这里用来比喻飘渺虚无的人或者事。 7. 浮邱袖:形容衣袖随着风起舞,飘飘荡荡的样子。 8. 蓬山: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神仙传》记载有蓬莱山,为仙境。 9. 相向:相互面对。 10. 下九:古代风俗
【诗句释义】 1. “抛却平生词笔瘦”:此句表达诗人抛弃了平时的文辞和诗歌创作,意指不再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词笔"指的是诗词歌赋,"瘦"在这里形容诗人因放下这些文字而显得更加清瘦。 2. “不信天涯,犹染香盈袖”:这句子表达了即使身处遥远的天涯之地,诗人依旧能闻到花香,暗示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追求或怀念。"犹染香"比喻诗人的内心充满芬芳与希望。 3. “春好一枝今见又”
这首诗是苏轼的《蝶恋花·照影纤纤籢镜瘦。不若当时,宛转舒长袖》的译文。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照影纤纤籢镜瘦。不若当时,宛转舒长袖。 释义:镜子里映出纤细的身姿,消瘦得如同一根枯木。不如当初那轻盈的舞袖舒展。 2. 料量三生相见又,今宵珠跋星沉后。 释义:想象着前世今生,我们再次相遇。今晚,星星坠落之后,你将离去。 3. 玄鬓霜华春服旧。祇賸吟边,梦里才呼酒。 释义:你的秀发如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时,要求考生先明确所给诗句的意思,然后再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要理解“梅尉祠边”“槐府明年”等词句的含义。 【答案】 译文:破旧的帽子、疲惫的驴子,实在令人可怜。把吴地的船只和湖上的船只都录了下来,在富阳的沈碧山川,梅尉祠的旁边,梅子的词旁,我暗香疏影,无法返回田家。今年江国的冬天,明年槐府的春天,袁安高卧陶然,不出门外
译文: 一桁(háng)衣香晒在晚晴,几生修到夕阳明。那人梦向玉山行。 纱眼尚知人意思,帘钩不解汝心情。呢喃燕语作么生。 注释: 1. 一桁衣香晒晚晴:一桁(háng)衣指一件衣物。衣香指衣物所散发出的香味。晒晚晴指把衣物晾晒在晚晴天气中。 2. 几生修到夕阳明:几生是指多少次,修是修炼的意思。几生修到夕阳明意指修炼了多少次才修得夕阳明亮。 3. 那人梦向玉山行:那人指那个人
诗句输出 过雨苔痕玉不如,紫藤亭馆闭门居。 翻译 经过雨的洗礼,原本光滑的苔藓现在看起来毫无光泽,就像是被玉打磨过后一样。我更喜欢那个被门隔绝的紫藤亭子和花园。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等待,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词中的女子在雨后看到自己曾经深爱的人留下的足迹,却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无法再次见到他。这种失落感和无奈让她感到非常伤心和痛苦。然而,她也明白自己的等待可能只是徒劳的
《蝶恋花·落梅用韵》是一首描绘春夜景象的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东风中逐渐绽放的情景。词中的“疏影暗香”四字,生动地勾勒出梅花的形态与香气,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幽深的夜晚之中。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 诗词原文: 地近阑干能几尺, 一夜东风,点尽梅花白。 只有一窗窗纸隔。 不知谁弄江城笛。 花气药炉多病客, 疏影暗香,绝调今难得。 逝水年华看锦瑟, 昭君关塞琵琶黑。 -
【注释】 楼角:即楼阁的屋角,泛指高楼建筑。 寒温:天气冷暖。 鸡声茅店客:指在鸡声中听到旅店里传来旅客的喧哗声。 历井扪参:指经过井边仰望北斗七星。 枫林黑:用“黑”字形容深红色的晚枫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全词以落梅起兴,写诗人在暮春时节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不知何时才能重聚的深切思念之情。 上片先从送别的环境写起,点明时间是在暮春时节,落梅时节
【注释】川红:胭脂。一弯:指涂口红时用的珊瑚棒。獭髓珊瑚准:涂口红的器具,用象牙做成。斗茶沾吻:饮茶后接吻。颜色微微损:指唇色微暗。纤手:娇嫩的手。书叶轻轻吮:指轻轻咬住一片叶子含在口中。残霞宛:像晚霞一样美丽。指痕留粉:指在手上留下的口红印。不及伊:不如她好。 【赏析】此词写一位女子的情态和口脂、口红的颜色,以及她在饮酒时所做动作的细节。全词以“口脂”为题,从“涂抹”、“沾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