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起,江南秋草长。
良人新出塞,荡子未还乡。
画角边烽白,楼船海气黄。
南来有鸿雁,先到郁金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昨夜西风起,江南秋草长。
良人新出塞,荡子未还乡。
画角边烽白,楼船海气黄。
南来有鸿雁,先到郁金堂。
《江南秋思》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陈维嵋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以秋天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昨夜西风起,江南秋草长”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秋季的景色和气候特征,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良人新出塞,荡子未还乡。”两句,通过对比“良人”与“荡子”的命运,反映了离别之苦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同时,“画角边烽白,楼船海气黄”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的边关景象,增添了诗歌的沉重感。
“南来有鸿雁,先到郁金堂”,以鸿雁传书的象征意义,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秋天的江南,一位游子的孤独与哀愁,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内容,使得《江南秋思》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时代背景的变迁。
《江南秋思》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现象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