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客山见过投诗次来韵

蟋蟀吟前除,鹍鸡鸣夕阳。
闻君采芙蓉,辛苦涉秋江。
秋江不可际,沐浴休此堂。
俯视白日速,仰见浮云苍。
清机理瑶咏,尊酒聊慨慷。
感兹千古情,前期渺茫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客山见过投诗次来韵》是一首清代陈鹏年的古诗。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蟋蟀吟前除,鹍鸡鸣夕阳:这句描述蟋蟀在秋天开始时叫唤,而鹍鸡则在夕阳时分鸣叫。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秋日傍晚的景象。
  • 闻君采芙蓉,辛苦涉秋江:诗人听说友人在秋天采集荷花,冒着秋风渡过江水。这不仅表达了对友人辛勤劳动的赞赏,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
  • 秋江不可际,沐浴休此堂:秋江辽阔无边,而此处的“沐浴”暗示了友人在此地度过的时间。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伤,因为这里可以洗涤心灵。
  1. 艺术特色与象征意义
  • 自然景象的描绘:这首诗通过对蟋蟀、鹍鸡等自然元素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秋日场景。这些元素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季节变迁的敏感感受。
  • 友情的表达:诗中反复提及“闻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这种表达手法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这份友谊的重视和珍惜。
  • 哲理性:诗中的“秋江不可际,沐浴休此堂”等句,富含哲理。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寻找心灵的慰藉。
  1. 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
  • 时代背景:《李客山见过投诗次来韵》创作于清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学环境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个人的思想情感。
  • 文学地位: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现代视角下的解读
  • 审美体验:现代人在阅读这类作品时,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其中的意象和意境,从中汲取美的享受和精神慰藉。
  • 情感共鸣: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常常感到疲惫和孤独,这首诗可能唤起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人在忙碌之余找到心灵的慰藉。

《李客山见过投诗次来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