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契友高乃宣

门墙廿载沐春风,稔悉胸襟秉大公。
听讼片言堪折狱,服官半世未矜功。
清廉素比泾流洁,德望应如泰岱崇。
预祝他年持国柄,九州幸福贺攸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赠契友高乃宣》是一首文学作品,属于清末近现代初的诗歌创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陈毓瑞:字唯生,清末近现代初著名的文学家,曾任乐亭、阜平、丰润、宁、晋等县知事,以其清廉干练和勤于民务而闻名。他的作品广泛涉及政治、社会及文化领域,如《读史管见》、《一斋格言》、《一斋年谱》等,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到的见解。
  • 高乃宣:作为陈毓瑞的契友,在诗中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这反映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及陈毓瑞对友人的高度赞赏与尊敬。
  1. 诗作原文
  • 门墙廿载沐春风:描述了陈毓瑞与高乃宣共同走过的二十年时光,如同沐浴着春天的暖意,象征着友谊的长久和亲密无间。
  • 稔悉胸襟秉大公:体现了陈毓瑞对高乃宣胸怀正义、秉公处理事情能力的认可和赞扬。
  • 听讼片言堪折狱:描绘了陈毓瑞在司法审判中的精湛技艺,以及他对高乃宣在司法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的肯定。
  • 服官半世未矜功:表达了陈毓瑞对高乃宣虽历经官场,却始终保持谦逊态度和低调作风的评价。
  1. 作品赏析
  • 艺术风格: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体现了陈毓瑞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象征意义:《寄赠契友高乃宣》不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或庆贺诗,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正义和社会职责的深刻理解。
  • 思想内容:诗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友情、忠诚的歌颂,也有对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人文关怀。

《寄赠契友高乃宣》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更是一部凝聚了深厚情感和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陈毓瑞对于朋友的深切情谊,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关于人性、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