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龚士依

满树蝉声日未斜,故人西去各天涯。
雨荒樵径空秋草,风掩柴扉落豆花。
世上原无强项客,桥头闻有卖浆家。
几时作黍迟良晤,兼味盘餐烂煮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龚士依》是陈如鎏所作的清代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陈如鎏,清朝时期的文学家,其作品《赠龚士依》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他的其他作品如《满树蝉声日未斜》等也展示了他对诗歌形式的精湛运用。
  2. 作品背景:这部作品创作于清朝时期,当时中国文学正处于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审美追求。《赠龚士依》作为陈如鎏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文学才华,也为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学风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 艺术特色:《赠龚士依》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诗中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秋兰春蕙相与芳”、“斩新雪色三丈壁”,这些描写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其次,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歌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刻又感人,使读者能够深深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赠龚士依》不仅是陈如鎏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