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镜

寒光皎洁。认取秦时月。为问圆冰清到骨,可贮芙蓉颜色。
愁来怕上眉梢。恐伊知我魂消。顾影卿怜谁瘦,朝朝相对无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平乐·镜屏开晓》是宋代诗人卢祖皋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镜子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春日流逝和岁月无情的感慨。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词:

  1. 作品原文
  • 镜屏开晓:“镜屏开晓”指的是在清晨时分对着镜子梳妆的情景,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寒入宫罗峭:这里的“寒入宫罗”形容寒冷的气氛渗透到了宫中的服饰之中,而“峭”则暗示着这种寒冷给人带来的压迫感。
  • 脉脉不知春又老:通过“脉脉”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惆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 帘外舞红多少:描绘了外面花朵随风飘动的景象,而“舞红”则增添了几分动态美。
  • 旧时驻马香阶:回忆起过去曾在此处骑马停留的场景,而“香阶”则让人联想到那时的宁静与美好。
  • 如今细雨苍苔:对比现在的细雨和青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化。
  • 残梦不堪重理:暗示曾经美好的梦境已经无法再次经历,只能默默承受。
  • 一双胡蝶飞来:描述了蝴蝶飞舞的场景,虽然美丽但似乎也预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1.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此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晨镜子前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 语言优美:诗词中多用优美的词汇如“寒入宫罗”、“脉脉不知春又老”等,展现了宋代词人的文采。
  • 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1. 创作背景
  • 《清平乐·镜屏开晓》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有说法认为它是宋代宫廷中的一首宫廷词,也可能是文人雅士在品茗赏花时的即兴之作。
  1.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通过“旧时”与“如今”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变迁和景物的变化。
  • 象征手法:使用镜子作为象征,暗示了内心的感受和外在环境的映照。
  • 虚实结合:通过对现实与梦境的描绘,虚实相生,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深度。
  1. 文化意义
  • 审美价值:这首词以其精致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 历史价值: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对于研究宋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教育价值: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魅力。

《清平乐·镜屏开晓》不仅是一首表现季节变换、自然景观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情、充满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词人精湛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