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旗日示诸同志

两年募乡兵,今朝驰羽檄。肉食岂无谋,男儿心胆赤。
剧孟投亚夫,弦高助郑伯。由来率土臣,尽人可杀贼。
自从丧乱来,此论我已析。牛酒犒农民,团练谋在昔。
虞、芮方质成,陈、蔡忽遭厄。举家来空山,志岂图菽麦?
方将骋中原,先鞭追祖逖。否则保一方,山川为生色。
讵料劫运开,孤掌难为力。倾家购力士,有锥不得击。
痛哭学贾生,亡命依宾石。口舌已焦烂,忠孝斯感激。
拔蝥一周麾,鬼神齐辟易。叱咤走风云,喧呼飞霹雳。
金鼓一声振,彼军气为黑。誓将擒妖魔,灭此而朝食。
寄语谋义士,勉旃事兵革。封侯本无种,年少须奋迹。
不见牧羊奴,勋名高竹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祭旗日示诸同志》是清代诗人陈肇兴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祭旗日示诸同志》的作者是近现代诗人陈肇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其内容可推测是在清朝或更早之前的某个时期。陈肇兴可能是一位在文学上有成就的历史人物。
  2. 创作主题:《祭旗日示诸同志》主要探讨了战争、政治和民众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统治者的批评。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和当前的动荡局势,诗人试图唤起人们对国家未来的关注。
  3.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诗句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如“肉食岂无谋”,“男儿心胆赤”,以及“剧孟投亚夫”等,这些典故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使得整首诗更具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4.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表达十分强烈,诗人通过描绘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敬仰。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直接又深刻,能够触动人心。
  5. 鉴赏与影响:对于《祭旗日示诸同志》这首诗的鉴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首先,它反映了古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其次,通过对历史典故和成语的运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技巧;最后,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祭旗日示诸同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希望,同时揭示了社会和政治的真实面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