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鲤镇河堤晚眺有感

客里光阴手一编,人生如寄剧堪怜。
思量去日知来日,惆怅中年到晚年。
涧水白拖千尺雪,夕阳红漾半江天。
长堤徙倚频回首,暮景桑榆好着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鲤镇河堤晚眺有感》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所作,收录在《李空同集》。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站在七鲤镇的河堤上观赏风景时的情感体验。

诗中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经历和岁月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首联“落日沉河影渐长,远山如黛锁秋光”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河面波光粼粼的画面。落日的余晖洒在河面上,使得河水的影子逐渐拉长,远处的山峦如同淡淡的黑色轮廓,与秋天的光影交相辉映。

颔联“风来水面波微皱,柳叶轻摇舞春光”则转向了风拂过水面、柳树摇曳的情景,春天的气息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展现。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柳树叶随风轻轻摆动,似乎在舞蹈,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渔舟唱晚归何处,孤雁南飞伴寒光”转入了渔夫晚归的场景,以及大雁南飞的孤独身影。渔舟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驶向远方,而大雁却选择了独自南飞,它们的身影在寒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

尾联“我心随景转悲欢,世态炎凉难自安”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随着眼前的景色变化,他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感叹世间的冷暖变化难以捉摸,自己也无法找到安宁之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的变化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心情和感慨。通过对落日、晚风、水面、柳枝、渔舟、孤雁等元素的描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意境又富有感染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