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述

自从别家来,十夕九梦亲。
父念子行役,不因存殁分。
存为倚门望,隔形不隔神。
殁为空中魂,魂依游子身。
危高山之巅,栗深水之漘。
悲哉同行子,生独为鲜民。
白云处处多,天涯见无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述》是当代文学作家王蒙在1983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以梦境为载体,展现了主人公张海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心理活动和遭遇。下面将详细介绍作品的相关内容:

  1. 作者介绍
  • 王蒙:王蒙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以其丰富的政治背景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著称。他的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斗争。
  • 主题探讨:《梦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面貌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与批判。小说通过张海音的内心世界,揭示了那个特殊年代普通人的命运与心理变化。
  1. 创作背景
  • 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中国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社会政治运动,被称为“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生活状态极为艰难。
  • 政治环境:作为一位有政治背景的作家,王蒙在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评。
  1. 主要情节
  • 梦的描述:在小说中,张海音在一次噩梦后开始记录自己每晚的梦境,逐渐发现了一些不平常的预兆,这些预兆似乎预示着她即将面临的某种灾难。
  • 梦境中的线索:张海音在梦中看到了各种象征性的事物,如被打破的花瓶、飘浮的影子等,这些梦境成为她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的一扇窗口。
  1. 艺术特色
  • 现实主义与超现实:《梦述》巧妙地将现实主义手法与超现实主义元素结合,通过对人物梦境的描写,展现出一个超越现实的奇异空间。
  • 心理剖析:小说深入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和挣扎。这种心理剖析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共鸣感和感染力。
  1. 文化价值
  • 反思历史:通过梦境这一独特的叙事手法,小说不仅仅是为了叙述个人经历,更是为了反映和反思那个特定时代的整个社会现象。
  • 精神探索:小说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在极端压力下的精神状态。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人性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梦述》是一部富有深度和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呈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历史事件和个体命运。这部小说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记忆,也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情凝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