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 题伯沆师孤雁图

西风渐紧。对暮天杳霭,云意低暝。倦羽催归,迢递烟程,凄凉说与秋景。寒山占断相思路,盼不到、书题斜整。怅玉楼、缥缈香深,合是酒消人醒。
还忆长门影暗,怨啼似诉语,封泪鸳枕。渭水波声,几点斜晖,换了唐宫金镜。苍茫别下汀洲去,任瑟瑟、秋江淘尽。更那知、梦稳霜葭,自有寒心难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疏影·题伯沆师孤雁图》是一首由近现代的词人陈方恪创作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陈方恪,字彦通,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之子,震旦学院毕业生,曾任南京南方大学文学院院长。
  2. 原文节选:西风渐紧。对暮天杳霭,云意低暝。倦羽催归,迢递烟程,凄凉说与秋景。寒山占断相思路,盼不到、书题斜整。怅玉楼、缥缈香深,合是酒消人醒。还忆长门影暗,怨啼似诉语,封泪鸳枕。渭水波声,几点斜晖,换了唐宫金镜。苍茫别下汀洲去,任瑟瑟、秋江淘尽。更那知、梦稳霜葭,自有寒心难省。
  3. 整体翻译:在这首作品中,陈方恪以西风渐紧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暮天杳霭、云意低暝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怀和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他通过描绘孤独的雁鸟、凄清的秋景,以及长门宫的影子,抒发了自己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同时,他还借用渭水波声和唐宫金镜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
  4. 作品赏析: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的孤雁、秋景、长门宫等元素,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此外,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5. 名家点评:陈方恪的这首作品得到了后世学者的高度赞誉。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其诗词创作的代表之一,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疏影·题伯沆师孤雁图》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陈方恪个人情感世界的写照。它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朵奇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