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 吊雷峰塔并序

问金轮持世到何年,微尘碎虚空。定露盘飞去,东莱海上,收影龙宫。几许冥搜俯仰,遗构跨苍穹。零落汾阴意,聊抵登封。
又是兵戈满眼,溯钧天梦破,草草沙虫。费三生屐齿,同听一楼钟。瘗蓬蒿、难寻珠镬,任万鸦、回阵噪西风。空凭付,哀湍斜照,指点衰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声甘州·吊雷峰塔并序》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一首悼念词。这首词是作者于1180年(宋孝宗淳熙七年)因受奸臣排挤而罢官居上饶期间所作。

下面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标题与作者:

  • 题目:《八声甘州·吊雷峰塔并序》。
  • 作者: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军事家,与苏轼并称“苏辛”。

作品背景:

  •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在任上饶知州期间,当时他被朝廷中的权贵排斥,被迫离开京城。

词作内容:
词中通过对雷峰塔和白娘子传说的描述来寄托作者的情感。开头三句描绘了雷峰塔的景色,接着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古塔的感慨和怀念之情。最后两句则通过白娘子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词中既描写了雷峰塔的壮丽景致,又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 语言优美:辛弃疾的词风豪放,但此词在表达哀伤之情时,语言细腻,富有音乐性。

历史影响:

  • 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辛弃疾词风的典型代表之一。它不仅展示了辛弃疾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文人的内心世界。

《八声甘州·吊雷峰塔并序》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