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鹤巢感赋

马沙雉水镇飘零,自笑行踪比散萍。
八口难抛身外累,一编还抱祖遗经。
江湖秋老悲鸿雁,风雨原孤痛脊鸰。
日暮愁心寄何许,浮云遮断故山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鹤巢感赋》是清代诗人陈毓秀创作的古诗

《小鹤巢感赋》的原文如下:马沙雉水镇飘零,自笑行踪比散萍。八口难抛身外累,一编还抱祖遗经。江湖秋老悲鸿雁,风雨原孤痛脊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辛酸,以及他对过往传统的怀念和执着。

陈毓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如“马沙雉水镇飘零”,展现了一种凄迷、苍凉之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无依的状态。同时,“自笑行踪比散萍”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无助,如同浮萍般随风摇摆,难以安定。这种对比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人对家族传承和责任感的重视也体现在诗中。“八口难抛身外累,一编还抱祖遗经”。这两句诗表明,尽管诗人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他仍无法摆脱家庭的责任和负担,只能坚守传统,继续前行。这种坚持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也反映了他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保护。

诗中提到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江湖秋老悲鸿雁,风雨原孤痛脊鸰”。这里的“鸿雁”和“脊鸰”都是候鸟,秋天时它们迁徙以寻找食物,而冬天时则返回原地。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未来充满忧虑和不安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诗歌的结尾,“日暮愁心寄何许,浮云遮断故山青”,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他将自己的忧愁寄托于自然界的景象之中,试图寻找慰藉。这里的“浮云遮断故山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中的迷茫和无助,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小鹤巢感赋》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个人经历的回忆以及对家族责任的坚守等多方面的展示,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历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