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下饮酒至夕

少年爱花随处家,祇得岁月来无涯。眼看生意年年谢,花开花落成长嗟。
退思堂前五株桂,烂漫又著秋来花。今年花事计数尽,得醉莫惜啼昏鸦。
绛云漫空送飞霰,浓香泛浥波晴霞。试拣繁枝挂鹦鹉,翠蕤云帔纷交加。
屈原《离骚》揽芳芷,不见古干攒仙葩。嗟予笃嗜不论命,娿娜相对无疵瑕。
自怜岁岁花经眼,把盏更削秋园瓜。蛮方相待留手迹,移栽两树新萌芽。
明年花开应更盛,坐视日月如转车。盛衰荦落复谁料,只恐两鬓摧霜华。
余芳堕地坐客散,耿耿白日西南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桂花树下饮酒至夕”是郭嵩焘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然美景的感慨。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伯琛,号玉圃,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湖南邵阳人,曾历任多个朝廷要职。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2. 诗词原文:少年爱花随处家,祇得岁月来无涯。眼看生意年年谢,花开花落成长嗟。退思堂前五株桂,烂漫又著秋来花。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桂花树”为背景,通过对比年轻时对花的喜爱到晚年对世事变迁的感叹,展现了人生的沧桑与自然的无情。诗中的“退思堂前五株桂”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体现了作者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心态变化。

  4. 文化背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借物抒情的习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思。郭嵩焘的这首诗就是典型的代表,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折射出清代中后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变化。同时,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古代文人生活与情感的重要资料。

“桂花树下饮酒至夕”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时代的印记。它让人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同时也启示现代人要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意义。对于爱好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宝贵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