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敬亭山

谢公已去谪仙死,地底诗魂呼不起。
人世迢迢千百年,兹山苍翠犹如此。
朅来江水孤帆过,山光水光相荡摩。
此行翻恨风太利,未能舣棹穷搜罗。
停杯遥向山灵语,山与诗人共今古。
诗人一去不复留,山中灵气谁为主。
我欲题诗最上头,挥毫谡谡风生秋。
腕中仿佛作云气,如有山灵来语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望敬亭山》是清代诗人陈熙治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背景:

  1. 作者介绍
  • 陈熙治,字子服,一字翔翰,同治庚午举人,内阁中书协办侍读。他受业于承受亶先生之门,其时士风一以制义试帖相尚,他无所知。受亶先生授之以昭明文选及汉唐诸家集,谓先生曰:汝文笔弱宜学骈体,诗笔滑,宜学西昆,然后由骈体而进韩、苏,由西昆而追李杜”。
  1. 诗歌原文
    谢公已去谪仙死,地底诗魂呼不起。
    人世迢迢千百年,玆山苍翠犹如此。
    朅来江水孤帆过,山光水光相荡摩。
    此行翻恨风太利,未能舣棹穷搜罗。
    停杯遥向山灵语,山与诗人共今古。

  2. 诗歌赏析

  • 诗中描绘了敬亭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通过对比“谢公已去”和“兹山苍翠”,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感慨。
  • “山光水光相荡摩”展现了山水相映的和谐之美。
  • “停杯遥向山灵语”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 整首诗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舟中望敬亭山》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作。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要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