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年五十九南迁过泰和县,作秧马歌赠曾移忠。观其体物浏亮,托思深远,心声心画,绘影绘声,洵乎合水车之咏,并入农书,而嗣泥橇之风,垂为器谱。粤以首夏农事方兴,黄云乍收,碧毯如织。谨次其体,以俟采风者览云

不刍不秣力不疲,人待汝饱汝则饥。一日千里行如驰,随其后者毋鞭笞。
西邻老农苦胼胝,霪雨沐首日灼肌。朝分一陇夕不治,协力已殆空嗟咨。
东邻老农哑然嗤,我有桐马无靮羁。以代耕作用颇宜,背如覆瓦使两髀。
腹如小舟亦可维,系以束稿引以縻。耸涌滑汰任所之,往往踏破青琉璃。
春云阴阴雨丝丝,新秧淬水针参差。与汝朝夕相扶持,安用物色骊黄为。
金鞍玉勒谁家儿,长堤短陌供娱嬉。朅来陇畔行迟迟,顾影顿失空群姿。
吁嗟乎,伏波铜马不可骑,诸葛木马制已遗。悯汝力作赠汝诗,不有伯乐其谁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到的是苏轼的《秧马歌》。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在公元1089年(元丰二年,宋哲宗元祐八年)南迁过泰和县时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农田劳作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同情。

诗中写道:“东坡年五十九南迁过泰和县,作秧马歌赠曾移忠。观其体物浏亮,托思深远,心声心画,绘影绘声,洵乎合水车之咏,并入农书,而嗣泥橇之风,垂为器谱。” 意思是说:东坡五十九年南渡经过泰和县,作《秧马歌》赠送给曾移忠。观察他描写事物明朗流畅,寄托思想深远悠长,内心的声音、形象、声音都完美结合,就像水车的咏唱一样,并且被纳入了农业书中,继承着古代泥橇的风格,成为了流传下来的器物谱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