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东观共昏晨,谓是騊駼一辈人。
岂意波流沉一世,始知抗激有孤臣。
失君交臂吾何闇,噀血呼天迹已陈。
未了男儿忠孝事,盖棺遗语剧酸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校书东观共昏晨,谓是騊駼一辈人。
岂意波流沉一世,始知抗激有孤臣。
失君交臂吾何闇,噀血呼天迹已陈。
未了男儿忠孝事,盖棺遗语剧酸辛。
《挽曹君直》是清代诗人陈曾寿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校书东观共昏晨,谓是騊駼一辈人。岂意波流沉一世,始知抗激有孤臣。失君交臂吾何闇,噀血呼天迹已陈。未了男儿忠孝事,盖棺遗语剧酸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曹君直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一生经历的感慨。首句“校书东观共昏晨”,描绘了诗人与曹君直共同在东观工作的场景,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接下来的“岂意波流沉一世,始知抗激有孤臣”透露出诗人对曹君直一生坎坷的经历感到震惊,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曹君直作为一位坚定不屈、忠诚不渝的孤臣的敬仰。最后两句“未了男儿忠孝事,盖棺遗语剧酸辛”,表达了诗人对曹君直未能完成的忠孝事业的遗憾,以及对曹君直临终前留下的教诲深感酸楚。
这首诗不仅是对曹君直一生的回顾,也是对他人格和品质的赞美。通过对曹君直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陈曾寿诗歌创作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