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斋坐雨

隐几青山时有无,卷帘终日对跳珠。
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
剥啄惟应书远至,宫商不断鸟相呼。
欲传归客沉冥意,写寄南堂水墨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斋坐雨》是清代诗人陈曾寿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曾寿(1878年—1940年),字仁先,号云门山人,晚号石禅老人。他生于江苏丹阳,是一位杰出的近现代诗人和文学评论家。陈曾寿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擅长七言律诗,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 陈曾寿的诗歌风格独特,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能够引起读者深深的共鸣。
  1. 作品原文:《湖斋坐雨》全诗如下:
隐几青山时有无,卷帘终日对跳珠。  
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  
剥啄惟应书远至,宫商不断鸟相呼。  
欲传归客沉冥意,何事西窗不掩扉?  
  1. 主题思想
  • 《湖斋坐雨》主要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湖边书房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湖斋的独特韵味。诗人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闲适心境。
  •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纷扰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试图传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1. 艺术特点
  • 该诗的语言优美,用词精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中的湖斋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感受那幽深淡远的艺术魅力。
  • 诗的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又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歌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1. 鉴赏评价
  • 《湖斋坐雨》不仅是陈曾寿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 对于研究清代诗歌和文人的生活情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重要窗口。

《湖斋坐雨》不仅展示了陈曾寿高超的诗歌技艺,还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情感。这首诗不仅是陈曾寿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阅读《湖斋坐雨》,我们不仅能领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情感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