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
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
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
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这首诗是陈曾寿所作,出自其《苍虬阁诗》。
陈曾寿(1878-1949),字仁先,号苍虬,湖北蕲水人,是晚清及民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曾担任过刑部主事、广东道监察御史等职,为张之洞幕僚并赞助新政。他的一生颇为丰富,从进士到晚年的隐逸生活,他都留下了值得纪念的经历。
陈曾寿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其中《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该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句中的“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形象地表现了秋日登山时的景象,而“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则透露出季节更迭带来的生命体验。
陈曾寿的作品不仅注重描写自然之美,还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例如,“穿云海路无多处,只恐人间世未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远思索。这种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让他成为近代宋派诗的重要代表之一,与陈三立、陈衍齐名,被誉为“海内三陈”。
陈曾寿不仅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家。他在书法上亦有很高造诣,尤其擅长写意画,师承苏东坡,画风清新脱俗。他的创作不仅限于诗词,还包括词赋等多种文学形式,体现了其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陈曾寿的《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精细描摹和深沉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还能深入理解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