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立之

敛手忍言天下事,孤怀犹吐眼中人。
容还赵璧无秦政,不卖卢龙独子春。
失柁浮槎真到海,负恩何计可收身。
未须皂荚相料理,珍重寒宵语达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残菊次韵立之》是诗人陈曾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曾寿,字元龙,号茶巢,是清代中期的重要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哲理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残菊次韵立之》是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创作的诗作,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 陈曾寿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因此,对《残菊次韵立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清代中期的文化特点和诗歌发展脉络。
  1. 诗歌原文
    小楼残菊伴淹留,卧起都忘岁月遒。
    自笑后时容爱晚,早成相负敢矜秋。
    青霞郁意回馀绮,冷月招魂淡一钩。
    解道孤芳擅天地,骚怀端合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诗人以“小楼残菊”为引子,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自我对话的形式,诗人展现了其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 艺术手法:诗中采用了典型的意象,如“残菊”、“青霞”、“冷月”,这些意象既具视觉美,又富有情感色彩,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赋予菊花以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诗意和画面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贯穿了一种超脱和内省的主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状态,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这种主题思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但陈曾寿通过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形式。

《残菊次韵立之》不仅是陈曾寿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其时代背景下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深刻的生活智慧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