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江韬叔诗后

苏堪苦说江锼叔,能表幽潜意自长。
教外师传空倚著,卷中天地太悲凉。
仲车狷介有深性,无已赓酬稀抗行。
成就若为身世定,独行此士信堂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江韬叔诗后》是陈曾寿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书江韬叔诗后》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书江韬叔诗后》的作者是陈曾寿,字去病,号石禅,又号苍坡居士,晚号茶巢老人,是清代中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初期至中后期的变化,这期间社会动荡不安,但他依然保持了文人的独立与自由精神。

  2. 诗歌原文:苏堪苦说江锼叔,能表幽潜意自长。教外师传空倚著,卷中天地太悲凉。仲车狷介有深性,无已赓酬稀抗行。成就若为身世定,独行此士。

  3. 诗歌赏析:陈曾寿通过对“江韬叔”的描写,展现了其深沉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的“能表幽潜意自长”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教外师传空倚著,卷中天地太悲凉”则透露出对时代变迁和人世沧桑的感受。陈曾寿还通过“仲车狷介有深性,无已赓酬稀抗行”来描绘一个坚持自己立场、不随波逐流的文人形象,体现了他对于个性与独立思考的重视。

  4. 历史背景:陈曾寿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正是清朝中晚期,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与个人命运交织,使得许多文人倾向于逃避现实,寻求精神上的寄托。陈曾寿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种状况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书江韬叔诗后》不仅是陈曾寿个人的文学创作,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心态和社会背景的反映。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广度,也能从中领悟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