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季馥

废病多君相见频,菜根风味自情亲。
闲居难得逢闲侣,半菽聊堪养半人。
满目悠悠看已倦,孤怀惘惘趣弥真。
衰迟百念皆虚妄,惟愿松筠晚接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季馥》是陈曾寿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下面是对该诗内容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曾寿(1878-1949),字仁先,号苍虬,湖北蕲水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清末社会的政治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其中不乏对朋友深厚友情的真实写照。
  1. 诗词原文
    废病多君相见频,菜根风味自情亲。闲居难得逢闲侣,半菽聊堪养半人。
    满目悠悠看已倦,孤怀惘惘趣弥真。衰迟百念皆虚妄,惟愿松筠晚接邻。

  2. 诗词赏析

  • 情感深沉:《赠季馥》展现了诗人与季馥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诗人对自己境遇的反思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中“废病多君相见频,菜根风味自情亲”表达了两人虽身患疾病却依然频繁相见,彼此间的情感深厚如同品味清淡的蔬食,自然而真挚。
  • 生活哲理:诗中的“闲居难得逢闲侣,半菽聊堪养半人”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与知己共度时光是一种难得的幸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
  • 人生态度:“衰迟百念皆虚妄,惟愿松筠晚接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态度,他渴望在生命的黄昏时刻能与朋友相伴。这里的“松筠晚接邻”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对友人的一种美好祝愿。

陈曾寿的《赠季馥》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它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生活观、价值观以及对生命的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解读,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