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眉孙

多通驰誉夙超群,还接清言挹古芬。
问学子云应载酒,读书贡父更能文。
风人悱恻吾何及,旧侣绸缪怅已分。
休讶当筵长守默,累臣久合断知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吴眉孙》是一首近现代的古诗,作者是陈曾寿。这首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与艺术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友情的缅怀,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和吴眉孙·多通驰誉夙超群》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陈曾寿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吴眉孙这位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诗中的“还接清言挹古芬”一句,不仅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画面,更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是陈曾寿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和吴眉孙》也展现了陈曾寿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的意象丰富,用词精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风人悱恻吾何及,旧侣绸缪怅已分”这两句,不仅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对于逝去友情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这种对自然与人性的细腻观察和深刻表达,是陈曾寿诗歌艺术特色的重要体现。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了解《和吴眉孙》不仅是欣赏一首诗歌的过程,更是一次深入了解近代中国历史文化的机会。陈曾寿作为一位参与过民国政治变革的文化名人,其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的风貌。通过研究他的诗歌,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和吴眉孙》不仅是陈曾寿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社会、对文化的深刻思考和表达。这首古诗不仅因其艺术价值而受到后世的赞誉,更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而被后人传颂。对于爱好文学和历史的读者而言,深入阅读和理解《和吴眉孙》,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