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吾侪共苦辛,墓前宿草几番新。
一流向尽今何世,四海难忘剩此人。
接壤母封依爱日,旧京师殡隔扬尘。
彻泉难尽西江泪,踯躅荒阡惘二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不与吾侪共苦辛,墓前宿草几番新。
一流向尽今何世,四海难忘剩此人。
接壤母封依爱日,旧京师殡隔扬尘。
彻泉难尽西江泪,踯躅荒阡惘二陈。
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病树》。这首诗描绘了同一棵病树,诗人以伯夔墓为背景,借树喻人,表达了作者对伯夔的思念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因在官场失意而退隐家乡,晚年又恢复政治生涯。其诗歌创作题材广阔,尤擅长反映民间疾苦,被誉为“诗史”。他的诗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病树》是杨万里七律组诗作品之一。此诗通过咏物言志,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病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哀叹和愤懑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