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蜜供

小年乐事,是元宵欢动。争乞香严佛前供。爱酥同酪乳,甜彻中边,烧灯了,一笑邻僧还送。
飘零成隔世,愁破尝新,还入儿时旧京梦。海物竞登盘,雨怪风腥,更谁识、诸天珍奉。算输与蔬肠拚清斋,笑檀越区区,蜜蜂恩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蜜供》是一首描绘元宵节欢腾景象与个人感怀的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创作背景:《洞仙歌·蜜供》的创作时间不详,据记载,它可能是在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由敦煌云谣集杂曲子传唱的民间艺术。这首词可能在当时的歌妓中流传并广为传唱,用于侑酒助兴。民间艺人将其书写下来,后藏于敦煌千佛洞中。
  2. 作品原文:《洞仙歌·蜜供》原文如下:小年乐事,是元宵欢动。争乞香严佛前供。爱酥同酪乳,甜彻中边,烧灯了,一笑邻僧还送。飘零成隔世,愁破尝新,还入儿时旧京梦。
  3. 词义解析:词中的“小年乐事”指的是元宵节这样的节日所带来的欢乐和祥和。“香严佛前供”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寺庙祈福的场景。“爱酥同酪乳,甜彻中边”形容食物的美味,而“烧灯了,一笑邻僧还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燃灯放彩、僧人送福的热闹场面。最后的“飘零成隔世,愁破尝新,还入儿时旧京梦”则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思念故乡旧梦的情感。

这首词不仅记录了一个节日盛况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其艺术价值在于通过节日的热闹场景反观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对故土的无尽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