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 又赋二阕,呈彊村老人。

庵堂点缀西溪好,词翰招魂。一片秋痕,艇子如云尽到门。
少章遗节风霜旧,乔木孤根。霜柳全髡,惆怅烟丝一树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桑子·又赋二阕,呈彊村老人》是一首描绘西湖春游的词作。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西湖春日的繁华景象,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这首词:

  1. 词人生平与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冯延巳,五代时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字正中,南唐宰相,生活优裕,其词多写闲情逸志。
  • 创作时间:该词作于清明时节,正值西湖游春的热闹场景,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
  1. 词作主题思想分析
  • 西湖美景的描绘:上片通过“庵堂点缀西溪好,词翰招魂”,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怀旧之情:下片通过“少章遗节风霜旧,乔木孤根”,表达了词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念。
  1. 艺术风格与技巧分析
  • 意象运用:词人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如“一片秋痕”和“艇子如云”,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西湖春游的繁忙与美丽。
  • 语言风格:该词语言婉约,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冯延巳作为五代时期的词人,对北宋初期的词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 文学地位:该词在古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被收录于各类诗词集,成为研究五代时期文化的重要文本之一。

《采桑子·又赋二阕,呈彊村老人》不仅是一首描绘西湖春景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词人的生平、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风格与技巧以及文化价值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