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人泛宅西溪好,愁祓清尊。商略黄昏,一角残山半雨痕。
手中容易馨香故,衔泪歌唇。辛党萍根,归北归南漫共论。
【注释】
流人:流落之人,这里指作者。泛宅西溪:泛舟于西溪(即西湖)。辛党萍根:辛弃疾有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辛党萍根”意谓辛弃疾的党羽和同伙。北归南共论: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在讨论。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当时南宋朝廷已无战可胜,而作者却仍以抗敌自许,希望收复中原。他一方面积极主张北伐,另一方面又担心北伐会招来异族的侵略。因此,他在作品中时而表达出一种乐观主义的精神,时而又流露出忧心忡忡的情调。这首词即是这种思想感情的流露。
上片写泛舟西溪,抒发愁苦之情。起首两句点明泛舟地点,“流人”即“流寓之人”,指作者自己。“泛宅西溪”,泛舟于西溪。“泛宅”,指泛舟于水边。“宅”,通“渚”。西溪,杭州名胜区,位于杭州市西部。“好”,美好的意思。这句说泛舟于西溪之水边,景色优美,令人赏心悦目。但“流人”的心境却是“愁祓清尊”,因为“流人”本指因罪被贬谪的人,而此处泛舟于西溪,则更显得自己的不幸。“商略”二句说流人泛舟于西湖,天色已晚,雨也下了起来,湖光山色之中,一片残山半在雨中。“商略”,商量、议论的意思。“黄昏”一句写景。这一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它既表达了流人的愁苦心情,又透露出流人对时局的忧虑。
下片写思乡之情。第三句写思家之情。“手中容易馨香故”,意为手头的东西都是故乡带来的。“衔泪歌唇”二句写思念亲人之情。“辛党萍根”是辛弃疾的别号,辛弃疾有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辛党萍根”意谓辛弃疾的党羽和同伙。他们现在都回来了,都在讨论北方和南方的问题,作者感到十分担忧。“归北归南漫共论”,他们虽然已经返回了北方和南方,但他们的议论却引起了作者的忧虑。最后两句是全词的总结。“北归南共论”,指北方和南方的人们都在议论国家大事。“谩”,空自的意思。“归北”、“归南”,指南北各地的人都在议论国家大事,作者却无能为力,只能空自叹息。
此词上阕写泛舟西溪之景,抒发流人的愁苦之情;下阕写思乡之情,表达对国事忧虑之心。全词虽未直接抒写抗敌之事,但通过描写流人的愁苦和忧虑,曲折地传达出作者对时局的看法,以及对抗敌之事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