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始知凉月色,竹影移廊,未觉成萧瑟。微漾湖光荧暗壁,疏灯影里芙蓉白。
偷换流年情思积,草际烟浮,已了寒虫织。欹枕不眠闻露滴,心心只替秋香湿。

【注释】

  1. 独夜:独自一人的时候。凉月色:冷清的月光。
  2. 竹影移廊,未觉成萧瑟:月光下,竹影在走廊上移动,没有感觉出已经变得凄冷。
  3. 微漾:微微摇曳。湖光荧暗壁:湖面上的光影在墙壁上显得昏暗。
  4. 疏灯影里芙蓉白:灯光在水面上形成的朦胧影像照在荷花上,使荷花显得洁白如雪。
  5. 偷换:悄悄更换或转移。流年:流逝的时光。
  6. 草际烟浮:草丛中飘起的烟雾。已了寒虫织:已经结束,不再有寒虫的叫声。
  7. 欹(yī)枕不眠闻露滴:《旧唐书·李义府传》载:“义府尝卧于含元殿屋上,为宰相所劾而免。”这里“欹枕”指李义府被罢黜后,只能斜倚枕头睡觉。闻露滴指李义府听到秋露的落下声。
  8. 心心只替秋香湿:心中只有那秋天的气息。
    【赏析】
    《蝶恋花·独夜始知凉月色》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幽雅图卷。全词意境高远,感情深沉,含蓄蕴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愉悦。
    上阕写深夜独坐时的感受。开头二句,点明时间是“独夜”,环境是“凉月色”,用“始知”两字,突出了作者对这种感受的突然领悟。“竹影移廊”、“未觉成萧瑟”两句,写静夜之中,竹影在走廊上摇曳;凉月之光虽明亮却无多少温度,使人感到凄凉萧索。“未觉”二字,更见其感受的突然性,说明作者不是先由视觉而产生这种感觉的,而是通过触觉——即凉月之光照到身上的感触而意识到的。“微漾”二字,不仅写出了湖面上的光影,而且写出了光影映在墙垣上的模糊状貌。“疏灯影里芙蓉白”,则又从光影中看到水中莲花的影子。“芙蓉白”三字,不仅写出了莲花的颜色,而且写出了莲花因水中的光影而显得格外皎洁的特点。这一句,把整个画面都笼罩在一片柔和、明亮的氛围中。
    下阕抒写孤枕难眠,倾听秋露声的感受。“偷换”两字,既写出了流年悄无声息地悄然逝去,又写出了词人对此无可奈何的情绪。“草际烟浮”,既写秋草之间飘起的烟雾,又写词人听不见蟋蟀的悲鸣声;“已了寒虫织”,既写秋虫的哀鸣声停歇,又写词人听不到蟋蟀的鸣声。这两句,既写出了秋虫声的消失,又写出了环境的寂静。“欹枕不眠闻露滴”五句,是词人听秋露的声音而引起的联想。“心心”二字,既写出了词人的心境,又写出了秋露声的连绵不断,像绵绵密密的相思一样。最后两句,是词人对秋天的感受。“只”字,表现了词人对秋天的感受是多么强烈。“秋香”,既是指秋天的香气,也是指秋露的清香。“湿”字,既写出了词人闻到的秋露的清凉气息,也写出了词人感受到的秋天的气氛。
    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它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秋夜环境,并巧妙地将词人的情感渗透其中,使人读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秋夜之中,领略到词人在寂寞中的孤独与苦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