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鸥笑客,倏廿年梦断,一去无迹。戢枻穷湖,深渺鱼天,销凝几度寒碧。重来万里衣尘黯,怕邂逅、烟蓑相识。尽眼前、似酒春浓,付与泪痕潜拭。
还剪西窗密炬,故人絮语罢,凉露轻滴。鼠迹虫丝,帘幕凄迷,犹是梅边月色。当年雪夜疏钟里,傍映水、一枝清瑟。甚到今、明镜幽波,不照异乡头白。
疏影 · 戊辰三月,同夷希、君适返湖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曾寿《疏影》是一首清代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疏影》是陈曾寿在戊辰年(1858年)三月创作的一首诗,当时他与友人夷希、君适一同返回湖庐,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该诗以“閒鸥笑客,倏廿年梦断,一去无迹”开篇,描绘了鸥鸟嘲笑过客的场景,暗示着诗人自己二十年前离开此地后,再无音讯,恍如隔世。
“戢枻穷湖,深渺鱼天,销凝几度寒碧”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回到湖庐时的所见所感。他停楫湖边,遥望天际,只见水天一色,寒气逼人,心中无限怅惘。这里的湖水不仅是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重来万里衣尘黯,怕邂逅、烟蓑相识”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深刻的怀旧氛围中。诗人重返故地,却发现自己已是两鬓斑白,不禁感叹岁月无情,同时也担心在这茫茫人海中,是否还能遇到那些曾经熟悉的老朋友。
《疏影》不仅反映了陈曾寿深厚的文学造诣,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它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可能重逢的期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