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鸥笑客,倏廿年梦断,一去无迹。戢枻穷湖,深渺鱼天,销凝几度寒碧。重来万里衣尘黯,怕邂逅、烟蓑相识。尽眼前、似酒春浓,付与泪痕潜拭。
还剪西窗密炬,故人絮语罢,凉露轻滴。鼠迹虫丝,帘幕凄迷,犹是梅边月色。当年雪夜疏钟里,傍映水、一枝清瑟。甚到今、明镜幽波,不照异乡头白。

【注释】

1、戊辰:宋孝宗淳熙七年。夷希:张浚,字德远,隆兴人。君适:张焘,字德润,南丰人。湖庐:今江西鄱阳县西南湖口县。

2、闲鸥:指鸥鸟。笑客:讥笑游客。

3、倏(shū):忽然;一去:离开这里二十年;无迹:踪迹全无。

4、戢(jí)棹(zhào):停船靠岸。穷湖:极目远望。鱼天:指水天一色。销凝:凝神观览。寒碧:冷清的江水。

5、万里:形容路途遥远。衣尘黯:衣服上沾满尘埃。

6、邂逅:偶然相遇。烟蓑:渔夫的蓑衣。

7、西窗:指居室中的西面窗户。密炬:暗红色的烛光。絮语:细语交谈。凉露:清凉的露珠。

8、鼠迹虫丝:比喻细微的行踪。鼠印、虫丝:指隐没的踪迹。梅边月色:指梅花盛开的景象。

9、当年雪夜疏钟里:指当年在雪夜里听到的悠扬钟声。

10、傍映:旁边映照。一枝清瑟:指琴声清雅优美。

11、甚到今、明镜幽波:指至今还像当年一样,明镜般清澈的水波中倒映着自己。甚到今:直到现在。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怀之作,写于作者归乡之后,抒发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上阕起首三句写归途情景。“疏影”即“疏影横斜”,点明了季节和时令,也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氛围。“同夷”、“君适”都是作者的朋友,“返湖庐”则表明二人是在归家途中,故云“同夷”、“君适”。这两句为全词定下了基调,即清冷、寂寥。“闲鸥笑客”一句,由景及人,写闲鸥嘲笑行人,而诗人此时却已离群索居廿年有余,形单影只了。“戢棹”,停船,“深渺鱼天”,远处水天一色,一片迷蒙景象,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吻合。“销凝几度寒碧”,寒碧,即寒水,这里指江水。“销凝”,即凝望。寒碧江水,凝望着它,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也不知过了多久。“重来万里”二句,写诗人归家之后,又踏上了漫长的回家路,一路上衣襟上的尘土都显得格外地沉重,生怕再遇到那个渔人在烟雨蒙蒙的江边等候他,怕与他相逢后会话起来。“尽眼前”二句,写眼前的景色如醇酒一般浓烈浓郁,但这种浓烈浓郁只能让诗人把泪痕暗暗拭去,以洗刷自己的伤感之情。上阕写游子归来后的孤寂之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下阕写诗人回到故乡后的情景。“还剪西窗”二句,写归家后见到故人的情事。故人就是旧时朋友,“絮语”“凉露”二句写故人正在灯下絮叨往事,凉露滴滴落下。“鼠迹虫丝”四字,形象描绘了故人家中的情景,“犹是梅边月色”二句,回忆当年在雪夜听到的悠扬钟声,以及旁边的清瑟之声,那是多么宁静美好的日子啊!可是如今,这一切美好的记忆只能在梦中重温了。“甚到今、明镜幽波”二句,诗人用一个反问句作结,表达出诗人对故国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故乡风物的深深眷恋。

全词通过描写诗人归家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