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趵突泉

清泠一勺轻千里,倦客劳尘聊与洗。沉吟秋柳试春茶,桑苎风流难再拟。
小瓯还瀹明窗底,何限林泉潇洒意。不妨风味似江南,但莫石头城下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趵突泉》是陈曾寿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木兰花·趵突泉》的作者是陈曾寿,他是近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他的诗歌在形式上追求新颖,情感表达真挚而细腻。
  2. 诗词原文及翻译:《木兰花·趵突泉》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泉水的美景及其对作者心灵的触动。诗中“清泠一勺轻千里”,形容泉水清澈见底,如同轻飘飘的一瓢水能穿越千里;“倦客劳尘聊与洗”,则透露出词人作为游子,在忙碌之后渴望得到一丝清净的愿望。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3. 艺术鉴赏分析:陈曾寿在创作这首词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清泠一勺轻千里”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的清凉与悠远,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由无束生活状态的追求。此外,“沉吟秋柳试春茶,桑苧风流难再拟”则通过对比秋天的柳树与春天的茶叶,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迁、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旧日风雅难以重现的无奈。
  4.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山水田园常常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陈曾寿的这首词也不例外,它反映了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以及追求内心平和与超脱世俗的心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陈曾寿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近现代变革的关键时期,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对于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木兰花·趵突泉》不仅是陈曾寿个人情感与哲思的抒发,也是中国传统诗词艺术宝库中的珍贵之作。读者可以在欣赏这首词的过程中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这首词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宋代诗词的重要文本之一,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