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离愁郁未开,展诗一读一低徊。
略谈顿悟驱凡艳,尽睨须眉冀此才。
写字力尝追绛阁,画花品合置楼台。
萧凉濠月如秋夕,得句能否托梦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稍稍离愁郁未开,展诗一读一低徊。
略谈顿悟驱凡艳,尽睨须眉冀此才。
写字力尝追绛阁,画花品合置楼台。
萧凉濠月如秋夕,得句能否托梦来。
《和答张纫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篇作品。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陵,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善于写景和写情而闻名。他与高适、王昌龄、岑参等被称为“边塞诗人”,其诗以雄浑奔放见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和答张纫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纫的赞赏之情。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张纫的深深敬意。他的诗句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