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窑鸡缸歌

世人耳目贵所少,龙勺鸡彝竞爱宾。
抔樽本是太古风,近时谁信趋奇巧。
赵宋花瓷价最高,玉腴珠润坚不佻。
永乐以来制稍变,宣磁益复崇纤妖。
血色朱盘日轮射,小盏青花细描画。
后来埏埴日更精,五采纷纶数成化。
红妆袅娜蜡泪垂,万花锦谷扬葳蕤。
春阴隔院秋千动,浓香满架葡萄披。
亦有婴儿与高士,须眉栩栩神相似。
留与人间作秘珍,什袭真堪琬琰比。
尤其著者推鸡缸,陆离宝色摇晴窗。
鼠姑灼灼老难唤,将雏抱鷇三两双。
梅村老翁称解事,错道宣宗制此器。
此器繇来见者稀,更有何人讨源始。
相公爱玩逾图球,长安好事勤徵搜。
绨函封固献阁下,千缗一器争相酬。
我从平津得暂见,两手摩挲眼光眩。
归来倒尽老瓦盆,一醉那分贵与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成窑鸡缸歌》是清代诗人高士奇创作的一首描绘瓷器之美的诗歌,也是中国文学中典型的文人诗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成窑鸡缸的独特魅力,还强调了其作为人间珍宝的稀有和珍贵。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成窑鸡缸歌》:

  1. 诗作背景
  • 高士奇的《成窑鸡缸歌》创作于清代,具体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在高士奇担任官员期间,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成窑鸡缸。
  • 成窑鸡缸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瓷器,其特点是色彩斑斓、纹饰精细、造型独特。这种瓷器在当时被视为国宝,其制作技艺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
  1. 诗作主题
  • 诗中的“世耳贵所少”表达了作者对成窑鸡缸的珍视之情,认为这种瓷器是非常稀有的物品。
  • 诗中的“玉腴珠润坚不佻”则形象地描述了成窑鸡缸的质地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1. 诗作特点
  • 诗中的“陆离宝色摇晴窗”描绘了成窑鸡缸的色彩斑斓,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 诗中的“鼠姑灼灼老难唤”则用生动的比喻,将成窑鸡缸的美丽和罕见性表现出来。
  1. 诗作意义
  • 《成窑鸡缸歌》不仅是一首赞美成窑鸡缸的诗歌,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这首诗,后人可以了解到清代瓷器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艺术品的珍视和追求。

《成窑鸡缸歌》不仅是一首描绘瓷器之美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表达。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想象,展示了成窑鸡缸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