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韩江曲,悠然望去航。
山川归宦橐,风雨入诗囊。
尚有梅花约,宁忘荔子香。
鸳湖归卧后,书札幸相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折柳韩江曲,悠然望去航。
山川归宦橐,风雨入诗囊。
尚有梅花约,宁忘荔子香。
鸳湖归卧后,书札幸相将。
《送孙古喤归里》是清代诗人马三奇的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背景:马三奇,汉军旗人,号乾庵,曾为龚封一等侯,官至潮州总兵。他以其丰富的文学创作,被后人铭记。诗中流露出的豪迈与深沉,让人感受到一个军人的胸襟与情怀。
诗歌原文:折柳韩江曲,悠然望去航。山川归宦橐,风雨入诗囊。尚有梅花约,宁忘荔子香。鸳湖归卧后,书札幸相将。
诗意解读:诗中的“折柳韩江曲”暗示了离别的场景,而“山川归宦橐”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回顾与感慨。风雨入诗囊,既表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也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艺术特色:《送孙古喤归里》在表达上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有细腻的情感流露,充分展示了马三奇作为一位文人画家的深厚艺术修养。
马三奇的《送孙古喤归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背景与文化氛围。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