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1744奉命赴台清查官庄即事成咏

海峤长悬圣主心,沟涂经画戒相侵。
含哺民近无怀氏,敷泽仁同解愠琴。
履亩新塍勤劝相,支机旧石费追寻。
重来不为开邛笮,要使飞鸮集好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甲子1744奉命赴台清查官庄即事成咏》是清代诗人姚文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赴台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自己使命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乾隆年间,当时清朝政府派遣官员赴台湾进行清查官庄的任务。姚文燮作为被派遣的官员之一,在赴台途中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以此表达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自己使命的坚定信念。

在《甲子1744奉命赴台清查官庄即事成咏》这首诗中,姚文燮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赴台途中的所见所感。他首先描述了自己乘坐船只前往台湾的情景,随后又描绘了沿途的风景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他表现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祖国人民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还表达了姚文燮对自己的使命的坚定信念。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决心完成清查官庄的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种坚定的信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甲子1744奉命赴台清查官庄即事成咏》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姚文燮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氛围。这首诗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清朝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