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得庐字

腊雪初消岁已除,炉灰徐拨定更余。
亲闱此夜思游子,客路经冬阻尺书。
卷轴随身成故友,乾坤何处是吾庐。
添年便惜年华减,饮罢屠苏转叹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夕得庐字》是清代诗人马之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这首诗的原文、背景与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1. 原文:《除夕得庐字》是清代诗人马之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腊雪初消岁又除,炉灰徐拨定更馀。
    亲闱此夜思游子,客路经冬阻尺书。
    卷轴随身成故友,乾坤何处是吾庐?
    添年便惜年华减,饮罢屠苏转叹歔。

  2. 背景:《陈夕得庐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之鹏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表达离愁别绪的重要时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3. 意义:《除夕得庐字》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它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思考。马之鹏通过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诗中的“卷轴随身成故友,乾坤何处是吾庐?”等句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马之鹏的《除夕得庐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通过深情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同时也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