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饱死臣饥死,老朔殿上呼天子。稽首顿首玉阶前,玉花一片随朔起。
流传人代入吾曹,刮垢磨光见肌理。蟠云郁作葡萄团,簏簌累垂万颗紫。
断角残印半未真,太初之字犹可指,双题并行纪宫名,宫字空存亡其尾。
摩挲对客发长吁,此君阅人应多矣。坼痕啮土蚀古花,几入荒坟几战垒。
我凿作砚伴书生,不雕不琢存其始。贮墨一石饱霜毫,斗酒犹堪注汉史。
太初古甓凿砚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初古甓凿砚歌》是清代诗人高凤翰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太初古甓凿砚歌》的原文为“侏儒饱死臣饥死,老朔殿上呼天子。稽首顿首玉阶前,玉花一片随朔起”,这几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注。诗中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个体与国家的境遇,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从文学角度来看,《太初古甓凿砚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用词精准而生动。高凤翰作为清代的著名文人,其作品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创新和突破。
《太初古甓凿砚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怀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