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潭

澄江曾一到,常忆谢元晖。
今宿寒潭上,犹疑灞涘归。
天青双鹭下,风急片帆飞。
料得残宵梦,惟应傍翠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练潭之韵

在清代的诗人国栋笔下,练潭以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展现于世。他的《练潭》五言律诗,如画卷般将这个水乡小镇的景致一一捕捉。诗中“澄江曾一到,常忆谢元晖”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美好记忆的怀念;“天青双鹭下,风急片帆飞”则绘出了练潭清晨或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生动。

而宋朝的释永颐则用他的笔触描绘了练潭另一面的风景:“孤舟东下涉苹溪,两岩幽花送客西”,展现了练潭的山水之美和人情之暖。他通过这样的作品,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美丽的风景画卷,也传递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在现代,练潭更是成为了文化艺术的沃土。近现代先后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练潭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吕昭平教授便是从练潭中学走出的杰出代表,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彰显了练潭的教育实力,也为当地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练潭作为历史名镇,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从明朝王崇庆的《感何仲默过访》到元朝蔡尽忠的《忠景庙德庆》,这些诗文不仅记录了练潭的过去,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练潭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个充满故事和情感的地方。无论是古代诗人的抒情之作,还是现代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都让练潭这个地名成为了文学与艺术交汇的象征。在这里,每一首诗、每一个故事,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