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柳蝉声急,秋风几度过。
此时残暑退,何处晚凉多。
流水碧如泻,夕阳红渐趖。
吴娃荡舟出,采采听菱歌。
秋日湖堤晚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湖堤晚眺》是清代诗人高望曾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秋日湖堤晚眺》的作者是高望曾,字稚颜,号茶庵,是清代的仁和人。他是一位诸生,并且曾担任过将乐知县。高望曾在诗歌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就,其作品集为《茶梦庵诗稿》。
原文内容:诗句“疏柳蝉声急,秋风几度过”描绘了秋天湖边的景致,疏落的柳树与急促的蝉声相映成趣。而“此时残暑退,何处晚凉多”则反映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凉爽感受。“流水碧如泻,夕阳红渐趖”形容了湖泊中流水的清澈和夕阳下的美景。“吴娃荡舟出,采采听菱歌”展现了一幅夏日傍晚人们划船采菱、歌唱的美丽画面。
创作背景:虽然关于高望曾的创作背景没有直接的文献资料记载,但从他的官职以及诗作的内容来看,此诗可能创作于他任将乐知县期间。作为一个官员,高望曾可能在公务之余,游览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因此有了这首描写湖边景色的诗作。
名家点评:高望曾的这首诗在文学领域受到了一定的认可,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字,也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一些学者和评论家认为,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成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秋日湖堤晚眺》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高望曾个人情感和文化修养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