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溪梅令寄钝根萍乡

鹃啼辛苦恨春迟。酷相思。滴下鲛绡红泪一丝丝。天涯寄予谁。
海枯石烂尽情痴。悄寒时。尽管玉梅风骨著胭脂。临风不自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鬲溪梅令·寄钝根萍乡》是一首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高旭创作的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作者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高旭,字天梅,号剑公,别字慧云、钝剑,生于1877年3月5日,卒于1925年7月7日,江苏松江府金山县张堰镇(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他是南社的三个创始人之一,早年倾向维新变法,后来转向支持革命,并与柳亚子、陈去病等创立南社。
  1. 诗词原文
    鹃啼辛苦恨春迟。酷相思。滴下鲛绡红泪一丝丝。天涯寄予谁。海枯石烂尽情痴。悄寒时。尽管玉梅风骨著胭脂。临风不自持。

  2. 诗词鉴赏

  •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深切的情感和不舍的情绪。通过杜鹃的悲鸣和相思之情的流露,展现了一种凄美与哀愁交织的情境。
  • 意象运用:诗中“滴下鲛绡红泪”和“尽自持”等意象生动形象,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强烈和深刻。
  • 风格特点:高旭的词风以豪放为主,但这首诗却流露出一种深沉内敛的情感。这种对比反映了高旭在政治理念转变后的艺术风格的转变。

《鬲溪梅令·寄钝根萍乡》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作品,也是高旭艺术风格转变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